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逛书展,这些新书值得遇见

2015-08-14 13:11|来源:解放日报|admin|

201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即将开幕。

逛书展,觅书香,各有各的门道。本版结合出版社、书展销售展馆的推荐,为读者精选了以下几本值得一看的新书。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   姜鹏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政之要》

《资治通鉴》中的“三严三实”

毛泽东一生通读《资治通鉴》17次;邓小平在历史类书籍中,最喜欢的也是《资治通鉴》;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引用《资治通鉴》原文。《资治通鉴》中究竟蕴含着哪些治国理政的智慧?

本书作者姜鹏通过大量真实、生动、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解说《资治通鉴》中的为官之道和“三严三实”。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资治,亦可扬德政。

中纪委下属《中国纪检监察报》自今年6月起连续选登书中内容,向广大领导干部推荐此书。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评价本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给帝王看的,这本《德政之要》是给大众读者尤其是领导干部看的。

姜鹏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先生,现为该系副教授,同时也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主讲《资治通鉴》。


 《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英]罗威 著   黎英亮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野蛮大陆》

永远不要支持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一片混乱:地形地貌被彻底改变,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数千万人惨遭屠戮。在欧洲大陆绝大多数地方,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机构——比如警察、传媒、交通、地方政府和全国政府——要么付之阙如,要么破败不堪。罪恶横行,经济崩溃,欧洲人挣扎在饥饿边缘。

《野蛮大陆》立足于八种语言的原始档案、访谈记录、学术著作,如同打开一扇窗户,让读者得以窥见二战结束后、冷战开始前那个混乱年代。

这是关于那个年代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基思·罗威被公认为二战史权威,他的另一著作《火焰地域:1943年汉堡灭顶之灾》饱受赞誉。

本书着眼于欧洲,但书中许多议题同样适用于亚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欧大陆两端同样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暴力肆虐,同样经受了暴力摧残,而且还有更多不易察觉的伤害——秩序荡然、道德败坏、心灵创伤。

在这一战争期间,中国不仅承受了比任何亚洲国家都更为严重的战火破坏,而且承受了最为残酷的战争后果。更不幸的是,中国许多地方还要再忍受四年内战煎熬。

如今的人们,很难想象他们的祖父母被迫经历的艰难困苦。但关于战争的记忆随时会浮出水面,战争从未能轻易结束。战争造成的破坏越大,走出战争就越是艰难。所以,永远不要支持战争。


《磷火》   温燕霞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磷火》

丰沛想象与酷烈写实

本书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图书。中国远征军是一个悲壮而伟大的历史名字,也是中华儿女用热血染红的光荣称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0万余中国远征军将士先后入缅对日作战,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歌。

作者查阅大量资料,采访远征军将士后裔,选取了远征军中若干不太被关注的小人物作为代表,比如随军翻译、特攻队员、军医、战马饲养员、华侨司机、志愿者等部队基层普通人物,通过对他们个人真实处境和战场遭遇的书写,再现这一段惨烈的历史。这些小人物虽非典型,其故事也不宏大,却更真实、动人。个人的、片段式的记忆,如散乱的珍珠,一旦被串起来,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近年以远征军为主题的小说并不少见,但本书写法独特,以这些战士的灵魂自述来告白他们各自的生前故事。书出自女性作者之手,有其独到的魅力。强烈的精神向度、丰沛的想象,是这部浪漫主义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最为酷烈的战场状态的写实主义还原,构成极强的审美冲击力。作品动情呈现了中华儿女离开家园,远赴海外,浴血参战的深层精神伦理动机:爱家必须爱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世界秩序》   [美]亨利·基辛格   胡利平 林华 曹爱菊 译   中信出版集团

《世界秩序》

处于转折点的世界秩序

美国前国务卿、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基辛格笔耕不辍,近日以92岁高龄,出版人生第14部著作《世界秩序》。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梳理了近400年的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变迁,审视了欧洲、亚洲、中东和美国对“世界秩序”的不同认识。

基辛格在书中指出,当今的世界秩序正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从历史上看,世界的不同区域曾经有着各自的秩序规则——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代表全人类”的世界观。在全球事务上,每个区域各行其道,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冲突,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秩序”从未存在。

在书中,基辛格也对现代中国之路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他历数中国各届领导人的战略思路和实践,由此认为中国融入世界秩序、参与建立世界秩序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参照他的阐释,读者会对“一带一路”及亚投行等国家战略举措背后所包含的战略思路和布局有更透彻的了解。

基辛格认为,21世纪中国崛起不是新鲜事,而是重新回归历史周期,但他同时强调,建立世界秩序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现在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单独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中美需要协调而非对抗。、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   [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 著   
君瑞图 左玉冰 译   商务印书馆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

波诡云谲的互联网文化战

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下如何把握数字化主流的大趋势?

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中兴、华为等大家熟知的网络巨头纷纷接受了本书作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的采访,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弗雷德里克是法国社会学家、记者,曾任法国驻美国外交官,他的观点对现行法国文化政策有一定影响。他另一部著作《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描述了因地缘政治而引发的全球文化和媒体之战,曾享誉全球。而本书则将对全世界文化和媒体领域的调查,延伸至所有的数字化大都市。作者的足迹遍及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日本等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在田野式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记录并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一场场波诡云谲的文化战争。

作者的调查表明,互联网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全球亿万网民朝夕使用、须臾难离的虚拟网络,仍然存在着诸多因价值观迥异、文化传统不同、民族意识纷繁而导致的边界清晰的文化疆域。


 《大屠杀》   [美]戴维·M·克罗 著   张旭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屠杀》

二战中的犹太民族命运

本书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为什么犹太民族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几乎灭绝命运的著作。作者回溯了从犹太人起源一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的历史命运,清晰勾勒出了犹太人在西方文明进程中的地位起落——犹太教的兴盛与衰落、犹太人的形象如何被歪曲。作者同时详细叙述了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政策从思想起源、制度认可到实施的整个过程。

作者戴维·M·克罗是美国伊隆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和历史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民族研究协会名誉主席、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教育委员会成员,出版过多部研究大屠杀的著作,2004年关于辛德勒的著作、2007年关于东欧吉卜赛人的著作,都获得了美国历史读物俱乐部的选择奖。


 《晚明大变局》   樊树志 著   中华书局

《晚明大变局》

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本书是作者50余年明史研究及对中国历史思考的结晶,在进一步推进晚明史研究的同时,对中国大历史的变迁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

在作者看来,晚明大变局是中国历史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晚明时期,传统中国社会在世界大变局——全球化浪潮的激荡下,在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大变局。这个大变局虽然貌似随着清朝的建立戛然而止,但它却是晚清中国社会发生颠覆性大变局的思想文化基础。因此,作者认为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明末士大夫,是中国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把瞿太素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地位提升到与徐光启等同样重要的位置,打破了学界历来引用西方学者认为明代中国天主教传教归功“三大柱石”的说法。

本书还试图在诸如“倭寇”、西学、东林及复社等问题上,澄清了人们的误解。、


《创业无畏:指数级成长路线图》   [美]彼得·戴曼迪斯史蒂芬·科特勒 著
贾拥民 译   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创业无畏》

奇点大学执行主席教你创业

奇点大学执行主席、X大奖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在本书中鼓励大家:勇敢去创业,不要害怕。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集中关注各种指数型技术。这些技术搅乱了今天的财富500强,让一些异军突起的企业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地从“我有了一个新想法”变成“我管理着一个拥有十亿资产的公司”。

第二部分集中讨论“无所畏惧”心态。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工具包,让世界顶尖的创新者们通过“规模思维”提高自己。此外,他还揭开了从17家创新公司那里收集来的创新秘密。

第三部分重点讨论众包、众筹等四种新型工具。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利用众包解决方案去极大地提高你的业务扩张的速度,如何设计和运用激励性的竞赛来找到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如何通过百万美元级的众筹活动去调动数百亿美元的可用资金。最后,作者还将告诉我们如何建立一个指数型组织,帮助今天的企业家实现他们最大胆的梦想。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