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书展热点 >
新闻

透过他们的眼睛 看你我的书展

2013-08-13 14:23|来源:新闻晚报|徐晶|
2012年8月21日18时05分,穿着蓝绿色短裙的蒋欢女士,提着一马夹袋的书,带着女儿张硕然走到展览中心门口,意外成为上海书展最后一位读者。蒋女士连说没想到,“真的太意外了,这个‘荣誉读者’会影响我女儿一辈子,让她爱上书,爱读书。

明天,2013上海书展将正式开幕,相约一年的母女读者将如约赴展,继续她们的悦读之旅,而2004年起举办至今的上海书展,也迎来了自己的十岁生日。
 
  ——谢正宜
 
 
十年间,上海书展迎来无数新朋旧友。十年间,也有无数双眼睛见证书展的变化。
 
说书展的变化,或许只是多了几千张免费雨披,或许只是来了几位海外作家,也或许只是推出了新的设计,招纳了新的志愿者……但所有的一点一滴,都凝聚着许多的努力与用心,都让“上海书展”这个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今天,我们透过与书展同行的人们的眼睛,回望这美好的点滴变化。
 
“小坐垫小书袋,细节决定成败”
 
讲述人:孟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
 
小小一方服务咨询台,十年间,孟政在那里迎来了形形色色的普通读者:有询问有否提供老花眼镜的,有专程来投诉提意见的,有纠结着要退换书的,有临到关门还坚持要进馆看看的……这些读者中,许多是怒气冲冲而来,最终心平气和而去,有的甚至和孟政成了朋友,有时专程走到服务台,只为说一句:“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你。 ”
 
用这位书展“老法师”的话说,这一切的发生,不过是和读者“将心比心”。 “说起来也很奇怪,在书展上,吵架或乱七八糟的事特别少,蛮不讲理没有市场。我想大家都是单纯为书而来,这真的特别好。而且我们搭建服务平台,也要换位思考,想想自己作为读者会有什么感受、需要什么服务。 ”
 
事实上,孟政的书展十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观察、发现、满足读者的需要,或许没有特别伟大之处,有的都是点点滴滴、普普通通的努力。
 
这些努力,有的或许不容易被人发现。暴雨时发放的免费雨披,为席地而坐的读者提供的小坐垫,给老人们准备的老花眼镜,如超市购物车一样的“购书车”……读者需要的时候,它们好像就在手边,没有人问过,它们是从何而来。 “都是观察所得,像小坐垫,早些年其实读者不大坐在地上,这几年喜欢席地而坐的读者变多了,我们就想,有垫子会舒服很多。 ”而限塑令颁布后的2008年书展,读者们就用上了可降解材料制作的马夹袋,“不要小看这个马夹袋,厂家得拿出绿色环保证书,用起来还得能承重! ”
 
而那些让读者惊奇的进步,自然也是如此。去年书展首设快递服务,低廉的价格和极高的效率,曾让不少网友感慨“快递公司要赔惨了”。 “可不是! ”孟政笑言,这“赔本生意”最终能成,也是主办方和快递公司不断沟通,并主动提出资源互补的结果。而去年数千件快递,最终只有一件没有递送成功,其余全部成功送达。“没送成功的那一份,是有位读者没写地址和名字,实在没办法。 ”至于免费WiFi上网等服务,孟政笑着说,除了大力投入,工作人员间还有不成文的约定——不到紧急关头,绝不使用免费WiFi,为读者留出空间。
 
当然,这些年,孟政观察到的,还有读者的改变。相较于前几年,这些年投诉退换货的读者少了,询问论坛、讲座的反而多了。“参展商素质在提高,读者的心态也改变了,换书、退书都已经不成为问题。现在读者关心的反而是,为什么讲座、论坛的票发得不多? ”而这些年,她也不止一次目睹,爷爷奶奶们原本是让孩子们坐在童车里逛书展,最后离去时,却是自己牵着孩子,童车里装满了书。 “这种情景,看了能不感动吗?读者来了有收获,这让我们特别满足。 ”
 
“上海书展,是‘大家’的书展”
 
讲述人:曹元勇(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无论是2005年余华 《兄弟》4天卖出3000本创纪录,还是2006年易中天一天签名近5000本刮起“易旋风”,又或是2008、2010、2012年三度邀得莫言做客……过去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在上海书展上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瞬间。
 
对此,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笑言,这些美好的瞬间,得益于上海书展的“大家”定位。 “上海书展是大家的书展,‘大家’一是文化名人、著名作家,二是广大读者,还有就是我们出版人,大家都是一个大家庭,进行聚会、交流沟通,有很积极的效果。 ”
 
在曹元勇的记忆中,文艺社在书展上迎来的首位“大家”,是时年82岁、专注托尔斯泰作品的翻译家草婴。 “老先生第一次来,他特别激动,说话声音都发颤——因为他的愿望就是要整齐像样地推出他翻译的托尔斯泰,结果第一次书展就赶上了。 ”
 
随后几年,各路名家也逐渐被上海书展吸引,纷至沓来:2005年,余华签售《兄弟》,恰逢麦莎台风,“我们派车一路到他海盐老家接人,一路上顶着台风暴雨,最后还是安全到达上海——没想到‘麦莎台风’带来了‘兄弟旋风’”。 2006年易中天签售《品三国》,“当时书展办活动也没什么经验,不是说签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就结束,而是有1000人就得签1000人,到最后签了好几个小时,不得不找保安和警察维持秩序”。而莫言与上海书展的结缘,更是如此。2010年,由于出版和各种研讨活动,莫言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在上海,“所以到了书展签售的时候,本来我们都会介绍下作家以及新书,莫言就很体贴地说,‘其他话别说了,这么多读者等着我们,直接开始签吧! ’”
 
有趣的是,在上海书展的平台上,不仅是“大家”吸引读者,“大家”彼此间也常常产生化学作用。去年夏天,英国天才小说家、《云图》的作者大卫·米切尔就在书展与莫言、苏童等中国作家进行对话。 “活动之后他就说,莫言很幽默,回去要找莫言的书来读。其实很多国外作家对中国作家还没有那么了解,但通过这个平台,他们就知道回去以后要读中国作家的书,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变化。 ”
 
曹元勇坦言,十年间,上海书展也确确实实成了出版社人与出版人、出版人与读者的“大家”聚会。 “通常我们年初订出版计划,一定会考虑上海书展这个很重要的亮相机会。在这样的平台上,出版社都会想检验一下今年自己出的书是否符合读者需求。 ”每到书展,出版社还会派出所有的编辑现场为读者推荐书,“让编辑们感受一下读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书,这是体验和了解市场很好的机会”。
 
“逡巡于书堆之间,冷不防遇见三五旧雨新知,仿佛走过几重山几重水”
 
讲述人:曹可凡(著名节目主持人)
 
纸质书日渐式微,实体书店趋于萎缩,但上海书展居然火火红红走过十个年头,堪称奇迹。每逢书展,不知从哪里涌出那么多爱书人,他(她)们顶着酷暑,穿梭于各家出版社展台,仔细挑选各自心爱的书籍,凑巧的话,或许还能与心仪的作者来个“亲密接触”。
 
记得第一次参加书展带着《可凡倾听》之“表情攻略”。为壮声势,还特别请来了周小燕、童自荣、归亚蕾等嘉宾。不巧的是,那天台风正肆虐上海,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在去展览中心途中,一直暗自嘀咕,若真遇上“门前冷落车马稀”,不知该如何处置。然而,待我们踏入中央大厅,立刻发现原来的担心是多余的,只见那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的读者早已买了厚厚一摞书等候签名。从未领略过书展风采的台湾地区演员归亚蕾难掩兴奋之情:“上海竟然有如此众多爱书人,了不起! ”自此以后,每年书展,我都邀请一位圈内好友助阵。刘嘉玲、孙俪、邓超、黄奕那样的影视红人,一旦到了书展,好像也变得安静起来。他(她)们以虔敬的态度在书上一笔一划,恭恭敬敬写上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会捎带奉送上几句祝福语。2011年书展,原本有意延请邓超、孙俪夫妇出席新书发表,但那时孙俪已身怀六甲,邓超毅然“代妻出征”。次年,顶着“甄?娘娘”的荣耀,孙俪又以“家人”身份大驾光临,并且与读者互动长达一个半小时。不得已,只好将另一项活动取消。 “我珍惜并享受与读者直接交流的那种氛围。 ”孙俪说。
 
作为访谈节目主持人,除了淘书、荐书外,我也如同“猎狗”般捕捉有价值的采访对象。2009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夫人切丽·布莱尔携自传《道出真我》来到书展,而同样在书展上首发新书的《可凡倾听》自然也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与切丽对话的机会。
 
不过,书展有时也会上演“狭路相逢”的好戏。2012年,蔡康永与我分别以《艺术里的金钱游戏》和《悲欢自酬》来到书展。虽然所谈内容均围绕收藏,但康永着眼于当代艺术,而我则聚焦于近现代海派书画,可谓殊途同归。因此,两家出版社也都铆足了劲,拼命开动宣传机器。不知是否为引出讨论话题,康永与我竟被安排在同一时间签售,地点也近在咫尺。有些读者为能同时获得两本签名书,只得来回折腾,苦不堪言。而康永与我却为这难得的“打擂台”窃喜不已。
 
“书似青山常乱堆”,逡巡于书堆之间,读几本有趣之书,冷不防或许还会遇见三五旧雨新知,仿佛走过几重山几重水,那便是书展可贵之处。
 
来书展的,就全是为了书”
 
讲述人:许师傅(上海展览中心门卫)
 
“书展人当然多啦,都是来看书的人,各个层次都有。 ”年近六旬的许师傅,是展览中心4号门的门卫,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的他一看到记者就乐,“这有什么好采访的? ”在他眼中,上海每年的展会太多了,房展、书展、婚博会、旅博会……数不胜数。非要说区别,只能说,书展的受众和那些时兴的地方特产展会,或是扎堆的房展会不同,来的人目的特别单纯,就是为了一个字——“书”。 “看外表,逛展会的好像没什么区别。但仔细琢磨,区别还是有的:有的老头老太太逛房展,也就是为拿点小礼物什么的,但来书展的就全是为了书,很多人临走时都提着好几袋书,有的车后备厢里都塞不下。而且这两年来书展的人越来越多,当然每个层次也都不一样,学前班的、小学的、中学的、高中的、大学的……你说对吧? ”
 
今年,书展首次开放7天夜场,许师傅感慨,那些守晚班的同行们,可得多辛苦了,“没有空调,人又多,就连售票收钱的都够呛啊! ”
 
“参加过上海书展,女儿变了”
 
讲述人:蒋欢(2012年上海书展最后一位读者)
 
与上海书展的结缘是在去年暑假,女儿10岁,我正好带女儿从河南老家来上海走亲戚。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书展的新闻,心里很是兴奋,多好的机会,我一定要带孩子来看看。我们先后两次到上海书展看书、买书,到8月21日下午,虽然当时已经快要闭幕了,但是我不想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再次带着女儿赶到上海展览中心。带着兴奋和期待,虽然是最后一天,但是读者依旧非常多,一排排整齐的展架,各种丰富的书籍都分类摆放着,这是在我们那儿无法见到的。10岁的女儿更是迷了“方向”,不知所措。左看看,右看看,眼睛都不够用了。我也感觉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看起好,唯恐把好的书给错过了!我看到女儿在浩瀚的书海中如痴如醉,就像一只鱼儿,在浩瀚的大海中尽情遨游。
 
这里有历史、有人文、有欢笑、有泪水、有古今中外的精髓,有清晰的标牌指示,还有热情的志愿者,每一个细节都那么完善。令女儿最感兴趣的当属那些国外读物了,这可是她在其他书店从未见过的读物。这些书有日本、韩国、美国的,虽然女儿没能读懂,但是看着她读得津津有味,我明白了,原来语言真是相通的。看着她那如饥似渴的小脸,我特别欣慰。 “妈妈,要是这所有的书我们都能带回家就好了。 ”我捏了捏女儿的鼻子,笑着说:“等到你脑子里装满了足够多的知识时,我们家就是一座图书馆了啊。 ”
 
时间过得特别快,要不是工作人员提醒快要闭馆了,我们都不知道天已经黑了。幸运总是不期而至,当我和女儿要离开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由于我们是最后离馆的,所以有幸被评为“幸运读者”,并且邀请我和孩子参加明年的书展。孩子高兴得跳了起来,脸上写满了幸福!
 
参加过上海书展,我发现女儿有不一样的变化。回到家,只要有时间,她就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她就好像迷失航道的小船重新找到了方向,而且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提高。幸运小读者的身份也让她越来越自信了,这一年里她参加了作文比赛、书法比赛,每一次比赛都让女儿有了很大进步。上海书展让女儿成熟了,也懂事了,这正如上海和上海书展的变化一样。
 
“志愿者经历让我更了解书展”
 
讲述人:黄思宇(2012年上海书展大学生志愿者)
 
高考以后,黄思宇第一次和同学去了上海书展,那时候她对书展的感觉是好奇,但没有头绪,“像菜市场一样。 ”再后来,她还曾专门跑来看书展上梁文道的签售,“我那时候特别喜欢梁文道,前年他在书展的一个玻璃房里做采访,我在外面看,中间他站起来走动了一下,距离我可能只有半米,感觉特别激动”。
 
然而,直到去年夏天成为书展志愿者之后,黄思宇才发现,除了可以买书、追名家,这些年,书展早就发展出不少“门道”。那段时间,黄思宇和不少同学负责光明日报出版社等八九个展台,每天要整理、巡视展台,还要随时解答读者疑问。用心的她很快就发现,哪些书比较受欢迎,应该放在更显眼的位置,不同的读者又会喜欢怎样的书籍,“我们每天都整理书,慢慢就发现各个展台的布置都是有规则的。而且书看多了,就可以举一反三。人家问一本,你可以给出更多让他感兴趣的,读者就会挺高兴”。
 
渐渐地,黄思宇发现,志愿者的服务,可以跟着读者的需求走,也可以对读者有所引领。去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大热,同名书籍也吸引了不少读者,很多读者都想拆开塑封先睹为快。 “我觉得这样书可能吃不消,就直接把其中一本的套封拆掉让大家看。 ”这样一来,效果反而不错。
 
黄思宇说,在书展服务期间,志愿者们每天都要从早上9点一直站到展会结束,的确很辛苦。但或许也恰恰因为是书展,苦中作乐变得容易起来——没有读者的时候,她偶尔也会翻翻展台上她感兴趣的书,甚至背起了诗歌选;偶尔,她也会遥遥地“旁听”附近展位的讲座。在黄思宇看来,这段短短的经历,给她留下的是志愿者精神的提升,也有文化的熏陶。所以今年,作为上海图书馆志愿者的她,也将继续“书香之旅”,“图书馆有很多书展的活动,我也想去出一份力”。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