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书香也似随着上海书展的熙攘人群蔓延至整座城市 周斌 资料图片
十年之前,或许不是办书展的好时机——业内持续发问,书市、书博会、图书订货会这样小范围的狂欢,是否仍有必要、依然可行?
十年之后,纸质阅读环境与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实体书店折戟沉沙,数字阅读来势汹汹,“全民阅读”更期待通过立法得到保障。
但就是在这样的十年中,上海书展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亲民主题,成为上海全民阅读的倡导者、见证者与推动者。它的存在,让“全民阅读”不再只是一种说法,而是现实,是上海每年夏天必备的生活方式。
这是书香的魅力,亦是上海的魅力。
【十年之变】
阅读习惯大转变,实体书业辉煌不再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书,尤其是实体书店、传统阅读的生存话题,曾几度兴衰。
早在2003年,书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同时出现的衰退或滑坡,以及市场低迷导致的图书减产,就曾兴起了有关书业危机的讨论,也让人们对书市、书博会、图书订货会等等小范围的聚会的必要性与可持续性产生怀疑。
而在低谷之后,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难题接连而至。
从2008年开始,在网络购书的冲击下,大量著名书业品牌折戟沉沙,诸如明君书屋、席殊书屋、贝塔斯曼等纷纷黯然离场。尽管媒体、文化人、普通读者曾一再总结、呼吁,不要让飞涨的物价和过高的租金,让读者与心爱的书店告别,不要让实体书店的低利润,让懂书之人为五斗米而不得不离开自己岗位,但现实只是越发严峻——人们开始习惯于鼠标轻轻一点,就等着书送上门来。而书店停车难、营业时间有限等问题,让不少人停下了脚步。
不仅如此,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当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的标配,当电子书阅读器一代代地推陈出新,当数字阅读持续徘徊在低收费和收费难的境地边缘,你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左右四顾,会发现捧书的人少了,盯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多了。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连续三年推出的《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中,数字阅读的确呈如此进取态势。 2013年,使用电子终端阅读超过30分钟的比例就高达44.41%,其中每个时段(“0.5-1小时”、“2小时以上”、“1-2小时”)均超过10%——而2012年这三个时段均未超过10%。
十年,书业环境变了,阅读环境也变了。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人们对书香、对阅读的情感是否依旧?从2004年开始,以市场零售为主、面向大众阅读的上海书展又是如何走过这十年?它的存在,究竟是风中的最后一根芦苇,还是不畏严冬傲然绽放的腊梅?
【十年之喜】
“大家平台”深入人心,7天影响365天
对于上面的问题,上海书展用实打实的数据,给出了漂亮的回应:2004年首届上海书展,参观人数突破20万人次,零售额1300万元,文化活动170余场;而在2012年,参展人数多达32万人次,零售额是惊人的6000万元,各类文化活动也达到400余场。
而比数字更真切的,则是每一个参与上海书展的人,对于“为什么要来上海书展”这个问题的回答。答案中,许多你我都曾见证,那是大量首发新书带来的惊喜,是全国出版界齐力支持的盛况,以及读书人、出版人、名人大家在上海书展上齐聚一堂的惺惺相惜。
曾不止一次拍摄上海书展的摄影师陆杰,对上海书展有一种特别的期待,“那是能够淘到新作或经典作品的好地方。有几次我去书展拍摄,都会被现场的氛围感染,加入到购书的人潮中去。遇到一些大家来签售,我也会变成追星族,跑去看一下座谈会或签售会。 ”
而平日里喜爱摆弄各类电子书阅读器的复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则说,回到书展,感受到的是一种“在冷气充盈的家中或电子屏幕上永远也不会有的”的“吾道不孤、此爱有值”的感觉,“置身于令人头晕目眩的图书的海洋之中,与成千上万读书人一起感受和分享对书的热爱,那真是一场心灵的狂欢节”。而上海三联书店副总编黄韬则直言:“书展对于出版社来说,是一年一周的狂欢节。正是这每年一次的书展,让我们这些编书的与读者靠得那么近,让我们能直接倾听、观察读者的需求。 ”
上海书展布展负责人汪耀华,是一位书业的“老法师”。他自言从1981年的上海书市开始,国内的各类书市,他几乎从不缺席,但上海书展最让他骄傲的,是它的魅力真正打动了大众,赠人书香,赠人以生活理念,“如果仅仅是买书,你可以去书城,可以去网络,那你为什么还要来书展?因为书展是文化的平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文化名人,看到新书,看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你感觉很愉悦,你切切实实地和大家交流,你真正地在回味过去、展望未来”。
【十年之思】
上海拥抱“全民阅读”,“书香”也是城市文化
或许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普通游乐嘉年华之后,留下的往往是一地灰烬。
但上海书展,却在7天狂欢之后,留下了“书香绕梁”。它更像是一个节日,用每一场令人难忘的思想对撞的论坛与讲座,用每一本给人留下快乐的图书,改变了参与者的365天,让“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深深地留在了上海。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阅读习惯、书业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上海市民始终认为,“阅读非常重要”、“首选纸质阅读”,而总体的阅读时间也实现了增加,30分钟阅读更成为市民的主流(数据据2011至2013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更重要的是,对未来很多读者而言,上海书展会成为一年到头“天天见”的生活组成部分。从去年开始,上海书展推出“理想书房”项目——读者在书展上挑中的书目和书房样式,将被直接搬进他们家中,负责这一项目的汪耀华说:“我们想告诉读者,买书很方便。我们可以量身定做帮你选书,告诉你书应该怎么放,能和你的家搭配得更好”。
对于如此效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兼总编缪宏才曾发问:“上海书展,证明的是‘书展’的成功,还是‘上海书展’的成功? ”他的答案是:“随着高新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书展’这种传统平台,如果没有切实的与时俱进,其衰落是必然的;但‘上海书展’则证明了这种传统平台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可以更上一层楼。 ”
而我们的答案,不仅仅如此。十年盛夏,上海书展,证明的不仅仅是“上海书展”的成功,更证明了引领阅读文化在上海的成功,证明了上海这座大都市的魅力与文化气质。正如2004年首届上海书展上还原的百年书街福州路历史,“书香”,本就该是上海城市文化中最好的一部分。